登录注册 51驴友网欢迎您!在旅行中寻找最年轻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 > 

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馆5月18日开放 2021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介绍

编辑:chenyuan 时间:2021-03-24 13:26:39 浏览量:

最近三星堆的遗址被发现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前往三星堆博物馆想要去看看被挖掘出来的文物,但是目前相关文物还是不可以展览的。想要去看还要等一段时间。

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馆5月18日开放 2021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介绍

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馆5月18日开放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表示,已建立一个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馆,预计4月试运营,5月18日正式开放。该馆设有文物储藏室、陶器修复室、玉器修复室、金属类修复室、象牙修复室等。届时,大家可以一睹上新文物尊容,了解文物修复与保护知识。

回应网友关切:文物保护修复馆4月试运营

三星堆文物“上新”备受关注。近期,一些着急的游客甚至跑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想一睹新出土的文物尊容。“三星堆新出土文物什么时候展出?”这是三星堆讲解员和工作人员被问最多的话题,在网上也有不少网友问及此事。

为此,三星堆博物馆在官博上回复,三星堆将把文物的修复和展示结合起来,最近已建立第一个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馆,设有文物储藏室、陶器修复室、玉器修复室、金属类修复室、象牙修复室等,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并计划在今年4月份试运营。

“建这样一个开放式的文物保护修复馆,也是为了给三星堆文物提供一个保护修复和展示利用的一体化平台。”朱亚蓉介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在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建成这个开放式的文物保护修复馆,这是一个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平台。

按照计划,今年4月份,开放式的文物保护修复馆试运营,5月18日正式开放。开放后,游客可以在这里直观感受到文物的修复过程、方法和技术,了解文物修复与保护知识。“一些文物保护和修复最新成果也会第一时间向公众展示”。

系统的展出要等三星堆新馆建好后

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发布,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紧接着,金面具、大口尊、象牙等重要文物被提取。与此同时,相关的文物保护整理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展开,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馆建设也在收尾阶段。

“目前只是进行前期的整理,还没有进入保护修复工作,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馆暂时还达不到开放条件。”朱亚蓉介绍,为了迎接新出土的文物,三星堆博物馆准备了两间近400多平方米恒温、恒湿文物库房作为专用库房,第1件入驻的文物是金面具,第2件是象牙,第3件是大口尊。接下来,随着考古发掘的陆续展开,会有更多文物入驻,文物专库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暂时管理。

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馆5月18日开放 2021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介绍

在即将建成运行的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馆,配备了专门的分析仪器室,并配备了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X光颜色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对文物进行检测分析,从而为文物的修复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今后,三星堆博物馆将利用这个平台邀请到不同领域的顶级专家,为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会诊把脉,研究出最优的文物修复方案,对文物进行修复保护。

“文物修复保护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有非常严格的流程。”朱亚蓉介绍,首先要对文物进行研究,了解文物病害情况;其次要制定完整修复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后,才能实施修复。

据介绍,三星堆遗址近期有大量文物出土,今后修复工作量也非常大,修复后也需要一个规模宏大的展示场所,“短期内,可能零星展示文物保护和修复最新成果,系统地展出要等新馆建好之后。”

此前,三星堆博物馆党组书记、常务副馆长朱家可接受采访时表示,三星堆博物馆将筹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目前已在全球征集方案,57家国内外顶级设计团队参与评比。最终方案确定后将正式开工建设新馆,有望在未来几年建成一座有着中国多元文明标志的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必看文物

铜大立人像

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足以领衔群像的最高统治者非大立人像莫属!不论是从服饰、形像还是体量等各方面看,这尊大立人像都堪称“领袖”。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也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

铜大立人像整体形象典重庄严,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其所站立的方台,可以理解为神坛或神山。

1号大型铜神树

1号大型铜神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使用了套铸、铆铸、嵌铸等工艺,通高3.96米,树干顶部及龙身后段略有残缺。在我国迄今为止所见的全部青铜文物中,这株神树也称得上是形体最大的一件。

树分3层,每层3枝,共9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全树共27枚果实,9只鸟。目前专家学者倾向于认为,1号大型铜神树是古代传说中扶桑、建木等神树的一种复合型产物,其主要功能是连接天地,沟通人神。

金杖

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

在金杖一端,有长约46厘米的一段图案,图案共分3组: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笑容可掬。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

一些专家学者推测,金杖的文化因素来源于西亚近东文明,是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采借的产物。

玉璋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通长38.2厘米。

器身呈鱼形,两面各线刻有一牙璋图案,在射端张开的“鱼嘴”中,镂刻有一只小鸟。鱼鸟合体的主题寓意深刻,可能与古史传说中古蜀王鱼凫有关。该器制作精美,综合运用了镂刻、线刻、管钻、打磨抛光等多种工艺,在选材上,还充分利用玉料的颜色渐变,随形就势以表现鱼的背部与腹部,可谓匠心独具、巧夺天工。

青铜纵目面具

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青铜纵目面具造型最奇特、最威风。

青铜纵目面具为三星堆“六大国宝”之一,眼睛呈柱状向外凸。一双雕有纹饰的耳朵向两侧充分展开,造型雄奇,威严四仪,为世界上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青铜面具,是古蜀文明中知名度最高,也最具神秘感的器物之一。凸出的眼睛代表了古人对于眼睛的崇拜。

铜太阳形器

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馆5月18日开放 2021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介绍

三星堆出土的“太阳形器”全部被砸碎并经火焚烧。从残件中能识别出六个个体,经修复复原的两件太阳形器的直径均在85厘米左右,构型完全一致,这是其中一件。

这种形制的器物从未见于以往的出土文物,因其与同坑出土的铜神殿屋盖上的“太阳芒纹”的形式相似,器物正中凸起的阳部又与铜眼形器、铜眼泡构型接近,其整体图像特点也与四川珙县僰人悬棺墓岩画及我国南方地区出土铜鼓上的太阳纹饰颇为相像,因之发掘者将其定名为“太阳形器”。

金面罩

金面罩由一号祭祀坑出土,残宽21.5厘米,高11.3厘米,重10.62克。

金面罩以金箔捶拓而成,鼻部凸起,中有锋棱,制作工艺精良。其大小与同坑出土的人头像面部比例基本吻合,可相匹配。估计可能原是附贴在某件人头像面部。二号坑也出土有两件已残损的金面罩,其大小与这件面罩大体相当,也有可能是从同坑铜人头像上脱落下来的。

铜戴冠纵目面具

面具双眼眼球呈柱状外凸,向前伸出约10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额铸高约70厘米的夔龙形额饰。该面具出土时,眼、眉描黛色,口唇涂朱砂,其整体造型意象神秘诡谲,风格雄奇华美,在三星堆各类人物形象中颇显特出。

一般认为,面具的眼睛大致符合史书中有关蜀人始祖蚕丛“纵目”的记载,也有专家学者认为“纵目”应是“竖眼”之意,即如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二郎神额中的眼睛,其形象可能是祖先神造像。

金面铜人头像

这是属B型的圆顶金面铜人头像。从铜像面部的凹线轮廓看,似面部本身已铸出蒙至头顶、仅留顶心的连体铜面罩。金面罩则系附粘在此面罩上的。这件铜人头像的金面罩极薄,仅存右额及左脸部分。人像脑后有一发笄,上下端均残缺。

古蜀以金为尊,在57件青铜人头像中,戴金面罩者仅有4件,可见其身份也最高贵。

陶三足炊器

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三足炊器,成鼎立之势,足下可生火加温。容水量很大,宽大的盘面类似今天四川地区泡菜坛的坛沿,可盛水或置物。

陶三足炊器独特的造型及硕大的形体极为罕见,一般认为是古蜀人蒸煮食物的炊器, 有人猜测这是四川火锅的源头,古人在使用三足炊器时也如今天吃火锅一样,边煮边吃。

相关游记

当地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